为深化中新合作办学内涵,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,擘画学院未来发展新蓝图,10月28日,中新国际工程学院举办了以“合作·发展·融合·创新”为主题的首届“合作与发展”论坛。学院院长付瑶、教务处副处长赵德宏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智丽、学院副院长尹浙霖、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大数据专业负责人麦迪参加会议。
论坛由学院院长付瑶主持,她首先向与会人员致以诚挚欢迎,并高度评价了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学院建设、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,同时对新方及学校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。付瑶强调,学院将继续秉持交流、开放、合作的办学态度,持续深化与新方的互动,坚持求同存异、凝聚共识,为合作办学注入持久动力,全力助推学校国际化办学目标的实现。

交流会上,赵德宏就本科教学现状、管理体系及与新方深化合作的改进方案展开详细论述,重点强调了教学计划优化、资源整合及师资培训等关键环节。陈智丽系统介绍了计算机学院的发展历程,从学科建设、科研创新到人才培养,全面展示了学院取得的显著成果,并展望了未来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领域的学科发展方向。麦迪分享了中新教育模式的差异,特别关注了文化适应、教师角色转变及学生压力管理等方面,结合自身实践经验,提出了通过优化课程设计、加强心理辅导、丰富课外活动等举措,有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具体方法。
本次活动致力于构建一个高规格、高层次的交流平台,充分汇聚中外双方在教育领域的智慧与力量,通过深度对话与务实合作,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。学院未来将把论坛作为一项常态化、长效化的机制固定下来,精心策划、定期举办,持续推动中外教育理念的互学互鉴、教育资源的共享互通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内涵,拓展合作办学领域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。

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代表、外语学院工作人员、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大数据系教师代表参加此次论坛。
撰稿人:王文硕